毫针技术

时间:2020-04-01  阅读:242

  一.毫针的结构与规格。

  毫针,针具名。《灵枢.九针十二原》:“毫针,长三寸六分。”“尖如蚊虻喙。”又《灵枢.九针论》:“毫针取法于毫毛,长一寸六分。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。”现代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,坚韧锋利,方便耐用。亦有用金、银或其他合金制成者。毫针的构造分针尖(针芒)、针身、针根、针柄、针尾五部分。为适应临床的需要,其针身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的规格,针身长度有0.5寸(15mm),1寸(25mm),1.5寸(40mm),2寸(50mm),2.5寸(65mm),3寸(75mm),4寸(100mm),5寸(125mm),6寸(150mm)等几种;粗细直径有26号(0.4mm),28号(0.38mm),30号(0.32mm)和32号(0.27mm)等几种;临床以1.5-3.5寸长度和26-30号粗细的毫针为常用。
  1.毫针的构造
  毫针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,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。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,针体挺直滑利,能耐热和防锈,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,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。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,如金针、银针,其导电、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,但针体较粗,强度、韧性不如不锈钢针,加之价格昂贵,一般临床比较少用。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,因容易锈蚀,弹性、韧性及牢固度也差,除偶用于磁针法外,目前已不采用。
 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,即针尖、针身、针根、针柄、针尾。
  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,亦称针芒;针身是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部分称为,亦称针体;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针根;针体与针根之后执针着力的部分称为针柄;柄的末梢部分称为针尾。针柄与针尾多用铜丝或银丝缠绕,呈螺旋状或圆筒状,针柄的形状有圈柄、花柄、平柄、管柄等多种。针柄的作用主要是便于着力,有利于进针操作。其中花柄又称盘龙针,较粗大,常用于火针,有利于散热,使用时不烫手。
  2.毫针的规格
  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。一般临床以粗细28~30号(0.32~0.38mm)和长短为1~3寸(25~75mm)者最为常用。短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之用,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穴位的深刺和某些穴位作横向透刺之用。
  二.毫针基本操作方法
  1.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、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。
  2.进针进针时,一般用双手配合。右手持针,靠拇、食、中指夹持针柄,左手按压针刺部位,以固定腧穴皮肤。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:

  ①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,右手持针,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(图1-1).


  图1-1指切进针法

  ②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、食二指或食、中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,右手持针刺入,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(图1-2)。


  图1-2舒张进针法

  ③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、食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,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人,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,如印堂穴等(图1-3).


  图1-3提捏进针法

  ④夹持进针法左手拇、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,裹于针体下端,露出针尖,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,右手捻动针柄,两手同时用力,将针刺人腧穴。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(图1-4)。


  图1-4夹持进针法
  3.行针
  得气:亦称针感,是指将针刺人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。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,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;同时病人出现酸、麻、胀、重等感觉。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,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。
  行针:是指毫针刺人后,施行提插、捻转等行针手法,使之得气,并进行补泻。
  临床常用以下两种行针手法:
  (1)提插法提插法,是将针刺人腧穴后,使针在穴内进行上,下提插的操作方法。将针由浅层向下刺人深层为插;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(图1-5).
  提插补法:针下得气后,先浅后深,重插轻提,提插幅度小,频率慢,操作时间短为补法。
  提插泻法:针下得气后,先深后浅,轻插重提,提插幅度大,颜率快,操作时间长为泻法。

  平补平河:针下得气后,施行均匀的提插手法。


  图1-5提插法图1-6捻转法
  (2)捻转法捻转法,是将针刺人一定深度后,用右手拇指与食、中指夹持针柄,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(图1-6).
  捻转补法:针下得气后,捻转角度小,用力轻,频率慢,操作时间短,拇指向前,食指向后(左转用力为主)者为补法。
  捻转泻法:针下得气后,擒转角度大,用力重,频率快,操作时间长,拇指向后,食指向前(右转用力为主)者为补法。
  平补平泻:针下得气后,施行均匀的捻转手法。
  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,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-30分钟。出针时,用左手拇、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,右手持针作轻微擒转,慢慢将针提至皮下,然后将针起出,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,以防止出血。
  三.禁忌证
  1.不宜在孕妇下腹、腰骶部及合谷、三阴交,缺盆、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。
  2.皮肤感染,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。
  3.妊娠期、有出血倾向,有先兆流产病史者,慎行针刺。
  四.注意事项
  1.患者在过于饥饿,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,不宜立即进行针刺。
  2.对身体虚弱,气血亏虚的患者,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,并尽量让思有术取卧位。
  3.对胸、胁,腰、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,不宜深刺。
  4.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(如风府,哑门等)时.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深度,不宜大幅度提插,捻转和长时间留针,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.
  5.对尿潴留的患者,针刺小腹部腧穴时,应避免深刺。
<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