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咽炎
【概述】
 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、黏膜下组织的弥散性、慢性感染,常为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。口、鼻等部的慢性炎症,有害气体、粉尘等刺激,以及全身性疾病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为常见的致病因素。多发生于成年人,病程长,症状顽固,不易治愈。据国内统计,在城镇居民中,其发病率占咽科疾病的10%~20%,农村发病率较低。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。

【临床表现】
  1.咽部长期不适、异物堵塞感、发胀、痒、痛;伴有分泌物多、咳嗽,易恶心等,在说话多、受凉、咽部受刺激后症状加重。
  2.咽黏膜呈暗红色,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伴有黏稠分泌物者为单纯型慢性咽炎。
  3.咽部黏膜肥厚增生,慢性充血,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片状,侧索增生,可有散在脓点者为肥厚型慢性咽炎。
  4.慢性咽炎在检查时可有咽部敏感、容易恶心。
【贴敷技术治疗】
  选穴:组一:膻中;组二:大椎、肺腧、天突、中府
  方一:连翘30克,菊花20克,板蓝根20克,防风15克,山豆根30克,射干10克,贯众10克,甘草20克,青礞石10克。诸药研成细粉,每次取2-3g,用消肿止痛液调和,消肿止痛贴固定。贴敷部位:每次两个穴位,用膻中穴,依次搭配组二中四个穴位,每天一次,每次12小时,每隔四天休息一天,连续贴敷16天。
  方二:白芥子30g、麝香5g、冰片5g。诸药研成细粉,每次取2-3g,用消肿止痛液调和,消肿止痛贴固定。贴敷部位:每次两个穴位,用膻中穴,依次搭配组二中四个穴位,每天一次,每次12小时,每隔四天休息一天,连续贴敷16天。
【其它适宜技术治疗】
  针灸疗法
  方一
  让患者张口,术者左手持压舌板将舌体压平,右手持8寸长毫针沿压舌板向咽部的1/2处,散针刺入0.1寸深,以出血为度。每次刺破3~5处(均在咽部下1/2处),刺后用少许牛黄吹喉散吹入喉中。禁食2小时。每4日1次。
  牛黄吹喉散方:京牛黄、硼砂、麝香、冰片、元明粉、朱砂、雄黄、西瓜霜、煨蟾蜍各等份,共为极细末。穴位激光照射对本病亦有良效。
  方二
  取穴:咽炎穴、人迎(双侧)、廉泉。
  咽炎穴位置:甲状软骨上缘,正中旁开1.5寸,人迎穴上1寸。
  操作:先针咽炎穴,用左手拇指轻推甲状软骨,并以指切法将颈动脉推向外方,用1.5毫针向咽后壁刺入1.5寸,使整个咽部有肿胀感或异物感之后,轻轻退针5~8分;针刺人迎穴时,应以左手食指或拇指将颈动脉推向外方,取穴手法同咽炎穴;廉泉穴直刺3分左右为宜,留针20~30分钟,留针时不提插、不捻转,以免损伤颈部大血管。每日或隔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  

  耳针疗法


  方一
  取穴:主穴:耳、咽喉、下屏尖、缘中。配穴:肺阴不足加肺、对屏尖;肾阴亏损加肾、神门;胃腑积热加胃、脾。
  操作:以常用穴为主,随症加配穴。按常规消毒,将王不留行子置于0.7×0.7方厘米见方大的麝香止痛膏贴于穴位上,用拇、食指按压,至患者产生疼痛感及耳廓充血发热,并嘱患者每日按压2~3遍。隔日1次,每次1侧,两侧轮换,10次为一疗程。
  疗效:上法治疗275例,临床痊愈214例,显效54例,无效7例,总有效率为97.5%。
  方二
  取穴:上耳背。
  操作:在耳背上方寻得三条较显露的血管,常规消毒后,用手术刀片刺破第一条血管,使其流出0.5~2毫升的血液后,用酒精棉球按压,并以胶布固定。半月刺治1次,共3次。按顺序每次刺1条血管。忌酸、辣、烟、酒。
  方三
  咽喉、心、肺、神门。中强刺激,留针10~20min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。
 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
  取增音(甲状软骨两侧凹陷处)。用氦-氖激光治疗机,输出电流1~10mA,照射距离10~20cm,电流量8mA,每次照射1~3min,每日或隔日1次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。
  艾灸疗法
  方一
  症状:发病较缓,喉痛不甚,但迁延不愈,咽痒难受,可伴有失眠多梦,烦热不解,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
  选穴:太溪、涌泉、阴陵泉、大椎
  灸法:艾条温和灸,每穴10分钟,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,每日1次,8次为1个疗程,应时常保健灸。
  方二
  选穴:三阴交、照海、肾俞、大杼
  灸法:艾条温和灸,每穴10分钟,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,每日1次,8次为1个疗程,应时常保健灸。
  推拿疗法
  方一
  症状:咽喉红肿疼痛,咽干咽痒,声音嘶哑,可伴有发热头痛,烦渴,口臭,咳痰黄稠,腹胀便秘,小便黄赤,舌红,苔黄,脉数。
  选穴:天突、百会、云门、迎香、肺俞、人迎、廉泉、风池、肩井、合谷、肾俞、涌泉
  操作方法:用一指禅推或按揉法施术于天突、百会、云门、迎香、肺俞、人迎、廉泉,每穴约1分钟。捏脊3~5次,拿风池、肩井、合谷8~10次,擦肾俞、涌泉,以擦热为度。20日为1个疗程,视病程长短及恢复程度分别治疗1~2个疗程。
  方二
  取穴:夹喉、天突、膻中、风池、风府、曲池、合谷。
  操作:患者正坐,医者用右手拇指与食、中二指相对轻柔着力,拿推夹喉穴,自上而下往返拿推10~20分钟,再用一指禅手法推天突、膻中各2分钟,最后医者站立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拿推双侧风池穴2分钟,用拇指点按风府10次。咽部疼痛者,双拇指分别按双侧曲池、合谷各10次。每周推拿3次,6次为一个疗程。
【经典案例分析】
  王某,女,32岁,教师。主诉:咽部干涩疼痛3年,加重2个月,口服多种抗生素均不理想。查:咽部粘膜充血水肿,咽后壁有滤泡增生,舌质红,苔少,脉细数。西医诊断:慢性咽炎(慢性肥厚性咽炎),中医诊断:喉痹(阴虚火旺型)。用穴位贴敷治疗1个疗程后(方二),临床症状消失。随访1年未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