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
【概述】
  腹泻即泄泻。指粪便稀薄,排便次数增加的表现,是多种类似症状的统称。
  泄泻为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。简称泄(《黄帝内经》)或泻,又称下利(汉唐时期)。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,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,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。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,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。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。
 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、慢性肠炎、肠结核、胃肠功能紊乱、肠易激综合征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,多属泄泻范畴。
 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、内伤泄泻、久泻等进行辨治,详见泄泻条。
【临床表现】
 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,粪便清稀为特征。在辨证时,首先应区别寒、热、虚、实。一般而言,大便清稀,完谷不化,多属寒证;大便色黄褐而臭,泻下急迫,肛门灼热,多属热证;泻下腹痛,痛势急迫拒按,泻后痛减,多属实证;病程较长,腹痛不甚,喜温喜按,神疲肢冷,多属虚证。但病变过程较为复杂,往往出现虚实兼挟,寒热互见,故而辨证时,应全面分析。在治法上,《医宗必读》提出治泻有九法:即淡渗、升提、清凉、疏利、甘缓、酸收、燥脾、温肾、固涩,在治法上有了较大的发展。
  泄泻证型虽多,但各有特点。外感泄泻,多挟表证,当辨其寒湿与湿热而分别论治。食滞肠胃之泄泻,以腹痛肠鸣,粪便臭如败卵,泻后痛减为特点;肝气乘脾之泄泻,以胸胁胀闷,嗳气食少,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;脾胃虚弱之泄泻,以大便时溏时泻,水谷不化,稍进油腻之物,则大便次数增多,面黄肢倦为特点;肾阳虚衰之泄泻,多在黎明之前,以腹痛肠鸣即泻,泻后则安,形寒肢冷,腰膝疫软为特点。
  各型泄泻,有单一出现者,有合并出现者,亦有互相传化者。所以各种治法,应随证灵活选用,一般而论,外邪侵袭,或饮食所伤,多属实证,治以祛邪为主。若风寒外束宜疏解,暑热宜清化,伤食宜消导,湿盛则应分利。泄泻日久,或反复发作,耗伤正气,多属虚证,治以扶正为主。脾肾阳虚宜温补,中气下陷宜升提,七情不和宜疏理,久泄不止宜固涩,泄泻初起,不可骤用补涩,以免固闭邪气;久泻不止,不可分利太过,以免重伤阴液。此外,在治疗的同时,应注意饮食,避免生冷,禁食荤腥油腻等物。
【贴敷技术治疗】

  药物组成:
  1,风寒泻:小茴香、藿香、苍术、吴茱萸、木香各一份。
  2,湿热泻:葛根、黄芩1、黄连、藿香、苍术各一份。
  3,脾虚泻:白术、茯苓、炒山药、炒薏米、砂仁、苍术、陈皮,炒山药3份,其它各两份。
  4,伤食泻:陈皮、姜半夏、连翘、菜菔子、焦山楂、焦神曲、焦麦芽各一份,厚朴半份。

  5,脾肾阳虚泻:煨肉豆蔻、熟诃子、肉桂、吴莱萸各一份,丁香半份。

  具体操作: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,每次取2~3g,用消肿止痛液调和,贴敷于神阙穴。
  贴敷时间:婴儿0.5~1小时;幼儿2~3小时;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~5小时。每日1次,5天为1疗程。
【其它适宜技术治疗】
  穴位注射法
  选穴天枢、上巨虚。
  方法黄连素注射液,或维生素1、维生素B12注射液,每穴每次注射0.5~1.0ml每日1次。
  耳针法
  方一  以取大肠、小肠、脾、下脚端、肝、肾、肺等穴为主。每次选3~5穴。急性者可每日治1~2次;慢性者则可隔日1次。
  方二  选穴:大肠胃脾肝肾交感

  方法:每次选3~4穴,毫针刺,每日1次,每次留针30min;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,每3~5日更换1次。

  方三  取小肠、大肠、胃、脾、肝、肾、交感、神门穴。每次酌取3~5穴,急性泄泻每日1~2次,慢性泄泻隔日1次,留针10~20min。

  艾灸对症治疗
  泄泻常伴有腹痛、乏力等症状,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:
  腹痛
  选穴:气海、内关
  灸法:艾条温和灸,每穴15分钟,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,每日1次。
  乏力
  选穴:百会、足三里
  灸法:艾条温和灸,每穴15分钟,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,每日1次。
【经典案例分析】
  患者:李** 男 1岁 症状:舌淡 苔薄白 指纹淡红 每天5-6次腹泻,小便较黄,体温 呼吸正常。
  方药:丁香、肉桂、吴茱萸。消肿止痛液和生姜汁共同调和,湿贴肚脐。每天一贴,3小时,连用两天。第三日,大便成形,无腹痛腹胀。随即停药,不适随诊。